资深分析师
金融学硕士毕业,海外留学归来,具有13年投资经验,有过银行、券商、投顾公司多年从业经验,曾任职华尔街金融理财师! 现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,基金诊断,帮你把控风险的同时把收益率提升到最高!快来加入我们吧,一起在这轮牛市我们的目标是翻 5 倍!!!
加入她的圈子
在构建包含市盈率(PE)、市净率(PB)、净资产收益率(ROE)的多因子选股初筛模型时,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逻辑。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构建流程:
一、候选因子的选取首先,确定候选因子,即PE、PB和ROE。这些因子分别代表了公司的估值、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程度以及盈利能力,是基本面分析中常用的关键指标。
二、选股因子有效性检验在构建模型之前,需要对每个因子的选股有效性进行检验。这通常可以通过排序法来实现:
1. 数据收集:收集市场中正常交易的股票的相关因子数据。
2. 排序与分组:在模型形成期的每个月初,根据候选因子的大小对股票进行排序,并平均分为若干个组合。
3. 组合表现分析:计算这些组合的年化复合收益、相对于业绩基准的超出收益等,以评估因子的选股有效性。
三、有效但冗余因子的剔除在检验了因子的有效性后,可能需要剔除一些虽然有效但冗余的因子。冗余因子指的是那些与其他因子高度相关,对模型贡献不大的因子。这可以通过相关性分析来实现,确保最终入选的因子具有较低的相关性,从而提高模型的多样性。
四、综合评分模型的建立1. 因子得分计算:在模型运行期的每个月初,对市场中正常交易的个股计算每个因子的最新得分。这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,以确保不同量纲和数量级的因子具有可比性。
2. 权重确定:根据因子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和经济逻辑,为每个因子分配一个合理的权重。权重的确定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,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回测、专家打分等方法来辅助决策。
3. 综合得分计算:根据每个因子的得分和权重,计算所有因子的平均分,即综合得分。
4. 股票筛选:根据综合得分对股票进行排序,根据需要选择排名靠前的股票作为投资组合。例如,可以选择得分最高的前20%股票,或者特定数量的股票。
五、模型的评价及持续改进1. 模型回测:通过历史数据回测来评估模型的选股效果。这包括计算投资组合的收益率、波动率、最大回撤等指标,并与市场基准进行比较。
2. 因子再评价: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一些因子可能逐渐失效,而新的因子可能被验证有效。因此,需要定期对选用的因子进行再评价,并根据需要调整因子和权重。
3. 模型优化:在回测和因子再评价的基础上,对模型进行持续优化,以提高其选股能力和适应性。
注意事项1. 数据质量:确保收集的数据准确无误,避免数据错误对模型结果的影响。
2. 因子选择:除了PE、PB、ROE外,还可以考虑其他有效的选股因子,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多样性。
3. 风险控制:在构建模型时,需要考虑风险控制因素,如设置合理的止损点、分散投资等。
4. 持续学习与更新:随着市场环境和投资理念的变化,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,以适应新的投资环境和挑战。
综上所述,构建包含PE、PB、ROE的多因子选股初筛模型需要遵循一系列严谨的步骤和逻辑。通过有效的因子检验、冗余因子剔除、综合评分模型建立以及模型评价和持续改进,可以构建一个稳健且适应性强的选股模型。
声明:时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,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。【反馈】